让孩子最危险的五大玩具排行榜
来源:中国母婴品牌网 2013-04-10 16:29:31
[导读]玩具在儿童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启蒙教育作用,是孩子们的最爱。但儿童玩具的质量优劣和安全性能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玩具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件
玩具在儿童成长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启蒙教育作用,是孩子们的最爱。但儿童玩具的质量优劣和安全性能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因玩具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隐患造成的伤害事件高企,部分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玩具产品成为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
下面将专家归纳的最危险的十大儿童玩具解析如下,以供家长选购玩具时参考。
1.弹射玩具
指玩具本身可以通过外力作用进行弹射,做抛物线运动或直接击中目标,比如有子弹的玩具枪等等
专家提示:一般的弹射玩具杀伤力都比较大,比如说各种玩具手枪、水枪,以及曾经在我国民间普遍使用的弹弓、弓箭等,还有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的各种飞镖玩具等,因此要让孩子尽可能远离各种危险的弹射玩具。
2.带绳的玩具
带绳玩具是指各种拴有绳子的玩具,其中包括各种带绳饰品、溜溜球等。
专家提示:孩子非常喜欢牵着绳子拉动或甩着绳子玩耍,绳子很容易缠在孩子的手指或脖子上,时间长了轻则造成指端缺血坏死,重则能让宝宝窒息。因此在选择带绳玩具时,绳子长度不能超过宝宝的颈部周长;年龄小的孩子最好不要玩这类带绳玩具。
3.面具玩具
多为塑料制品,也有用纸浆或者木浆压制,图案为卡通人形或者动物的形状,孩子们非常喜欢佩戴这些面具玩具玩耍。
专家提示:一些不合格的面具玩具是用有毒的塑料制作的,含有有毒化学物质,被孩子吸入体内可能造成伤害;另外,有些面具玩具本身密不透风,在口和鼻子处没有留下呼吸的地方,如果孩子长时间佩戴会造成大脑缺氧,使孩子出现头晕、眼花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窒息。判断一个面具玩具的危险状况,要看这个玩具口腔和鼻腔的进气孔大小是否安全,然后再看这个面具玩具的原材料是否合格,是否含有有毒物质。
4.气球玩具
玩具气球一般为橡胶或塑料制品,内充空气或者氢气,色彩艳丽,形状多变。
专家提示:气球存在多种隐患,首先是气球爆炸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特别是氢气球,如果遇到火焰,还能引起剧烈的燃烧;其次是气球碎片一旦进入孩子的呼吸道,是很难取出的,直接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孩子玩气球时,家长要多加注意,如果气球被孩子抓破,要及时清理每一块碎片,以免被孩子吞食。
5.体积较小的玩具
多为积木及其他小饰品,材质大部分是金属或者塑料,也包括扣子、硬币等其他比较常见的日用品,它们多数体积较小,颜色鲜艳,孩子很喜欢,因此危险也较大。
专家提示:体积较小的玩具或饰品极易被孩子吃到嘴里而成为气管异物。平时要将这些玩具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让孩子轻易拿到;在孩子还不能自主分辨哪些是玩具,哪些是食物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太小的玩具;在选择玩具的时候,要注意其体积必须大于孩子口腔直径才可以购买使用。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一周内进行,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571-85337658 ,邮件:[email protected])
3、本网原创的新闻,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相关资讯
- 人口报告上递决策层 建议立即放开全面二孩2015-10-16
- 保障儿童乘车安全任重道远 须立法且入心2014-09-25
- 奶粉新政加速洗牌 国内奶企迎转型契机2015-09-09
- 修订草案规定10周岁以下孩子或不得代言2014-12-24
- 上海口岸进口婴幼儿食品认可仓储仓库如何申请2014-11-03
推荐阅读
-
南京拟增新规 四岁以下乘车须配安全座椅
在日前新提交的《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中,对儿童乘车安全作出了新的规定:携带未满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乘坐家庭用车的,应当配备并正...[详细]
-
童鞋安全又有不少新标准
每个小女孩几乎都曾偷偷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幻想并期待长大了穿高跟鞋的那一天。不少国际明星家的宝贝更是一度掀起了高跟童鞋的风潮,童鞋生产厂家纷纷推出了女童高跟鞋。但...[详细]
-
中文标签须境外贴 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再束身
近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发布了《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明确要求进口婴...[详细]
-
二孩政策利好婴童产业 商超渠道仍需细细耕耘
自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二胎放开之日起,“你还生老二吗?”几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必聊的火热话题。而这个消息对于商家来说,无疑也是利好。儿童业态被称为是购物中心、大型百...[详细]
-
香港暂无意改变“零双非”和“限奶令”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对此表示,会留意新政策对香港的影响。香港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详细]